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是,文博姐妹花!

向上向善的 浙江大学 2023-08-28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有这样一个女生寝室

在生活中她们井井有条

“文明寝室”称号

在学习时她们熠熠生辉

各赴似锦前程

三人保研、一人获剑桥大学offer


她们就是

2019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的本科生

张颖洁、洪思思、徐高虹、丁真珍

她们以勤奋为桨

以自律为帆

书写着无悔青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们的成长故事吧



主人公名片






















01

张颖洁


文物与博物馆学1901班保研至复旦大学 文化遗产学专业


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辅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曾任丹青学园“走来”支教项目督导、班级副团支书。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02

洪思思


文物与博物馆学1901班保研至浙江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大学二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学生、浙江大学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























03

徐高虹

文物与博物馆学1901班保研至浙江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曾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生会素质拓展中心部长、班级宣传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学生、浙江大学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























04

丁真珍

文物与博物馆学1901班获剑桥大学offer 社会人类学专业


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南都创新奖学金、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心怀理想,互相奔赴


石器美玉、秦砖汉瓦、城垣楼阁、墨香书卷……风流云散,文物的魅力吸引着人们鉴古知今,历史的张力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在谈到为什么选择文物与博物馆学作为本科专业时,四位女生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因为热爱。志同道合的人因热爱而相聚,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幸运。


“我喜欢逛博物馆,喜欢了解古人的生活,也希望在这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认知探究。”张颖洁在高考填志愿时便被“文物与博物馆学”这个专业名吸引了,通过浙江大学官网的专业介绍和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她从中感受到了更多传统文化的绚烂魅力。


“文物与博物馆学涉及考古、博物馆展示策划、文物管理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充满了发展的可能性。”徐高虹从小就喜欢看历史考古类的纪录片,经常逛各地的博物馆,将兴趣变为专业和事业,在一件件实物、一页页典籍中感受文物的生命力,触摸流淌在岁月中的历史波澜。


“因为乡土情怀、恩师引导、父母支持……我的专业选择可谓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著名的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对于生于兹而长于兹的洪思思来说,家乡对历史文化的宣传使她很早便对考古工作感到好奇,并逐渐萌生了为国家考古文博事业奋斗的决心。


“小学四年级时,我有幸被学校推选为太原市晋商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从此沉醉不知归路。”高中三年持续志愿服务于山西博物院的宣教工作、在《中国文物报》发表随记……牌楼、戏台、碑亭,丁真珍穿梭在博物馆的建筑空间里;票号、驼道、盐铁,历史的痕迹带领她穿越回源远流长的时间维度。从“方圆世界”、“土木华章”再到“瓷苑艺葩”,与文物、博物馆的故事和缘分使丁真珍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文博专业。



有幸遇见,恰好合拍



冷暖有相知,喜乐有分享。“相互倾诉、互为动力、一直陪伴。”是她们最为理想的相处模式。在看到室友获得荣誉或奖励时,她们不会暗暗较劲和内卷,而是保持着自己的学习节奏稳步前进。“最真挚的友谊应该是当对方变好时,大大方方地送上祝福、交流经验、努力生长。”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若问相遇的意义是什么,大概是彼此照亮、互寻能量。四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学习状态,比如晚上经常一起在寝室探讨专业重难点,在期末考试之前相互抽查知识点。寝室有时也是一个“情报”共享大群,看到学校推送相关通知时,大家也都会互相督促与提醒。



勤耕当下,而向远山


并肩前进让优秀加倍,共同成长是她们的约定。四位女生不仅是生活中互相陪伴的室友,也是学习上携手并肩的战友,她们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互相磨合、优势互补。“只要是同一类人,无论是否有相同的兴趣,都能和谐地走到一起。差异性有利于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发挥所长,在交流中形成多维视角。”


《中国古代玉器》课程 丁真珍文案+配音、徐高虹视频剪辑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课程 丁真珍建模过程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课程 张颖洁设计底稿



张颖洁组陶罐

丁真珍、洪思思组陶罐

徐高虹组陶罐



《田野考古》课程 四人共同布方


《展示策划与设计》课程

丁真珍、张颖洁组策展


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温州博物馆、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故居等地都有她们携手调研考察的身影。游走于一件件珍品、一座座场馆之间,感受不同城市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气息,体悟古往今来的风土人情。她们结合课程所学,以考古获得的陶瓷实物材料为依据,辅以文献记载和陶瓷传世品资料,从历史、科技、艺术等方面对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她们合作撰写了《湖湘浩渺,倚舟回首》参观报告,思考如何在保护古迹遗址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的前提下,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出现实意义。



2021年10月 随团支部赴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


2023年4月 随班级赴温州博物馆等地参观


怀揣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初心,她们活跃在用新时代的表达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舞台上。洪思思、徐高虹等成员的书画游戏作品“逍遥汴京”入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梦梦杯”国际游戏创意大赛总决赛。张颖洁、洪思思的创意形象类作品《守宸与传宸》在完美世界文创设计校园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丁真珍、张颖洁等同学合著的作品《聚沙成塔——天封塔口述史研究》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获得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逍遥汴京团队成员:
徐高虹(左一),洪思思(右一)


《逍遥汴京》游戏原型


张颖洁、洪思思的作品《守宸与传宸》


国创项目团队成员:丁真珍(中),张颖洁(右)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奇艳的秀色。谈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两手抓的秘诀时,四个女生认为,唯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不断收获向上的力量。徐高虹喜欢制定计划表,把待处理的事情按重要和紧急程度分主次地解决,习惯在宽松的环境之下进行专注而高效的学习。丁真珍立足学科本位,广泛涉猎交叉领域,认为时刻保持明心静智的自我修养,才能在外界要素变化时不乱方寸。洪思思在大三时就确定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她一步步走出舒适圈,注重积累与提前规划,以知为瓦,以行搭桥,稳扎稳打地朝目标靠近。张颖洁表示:“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离不开我们三年来的持续努力和辛勤付出。未来的旅途中,我们也将继续保持努力的步伐,向更多无限的可能出发。”



携手前行,共赴星辰大海




既然选择远方,当不负星光,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她们也找到了研究生阶段想要继续深造的领域。

洪思思和徐高虹致力于利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遗存。洪思思希望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能脚踏实地,提高效率,得意时不忘记初心,失意时不丧失信念,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惧人生的风雨。徐高虹喜爱新与旧碰撞所产生的魅力,“新”是新兴的理论与技术,“旧”是考古工作始终不变的研究对象,她愿意深耕在科技考古这一以新观旧的领域中。

张颖洁和丁真珍更关注文化遗产的时间,价值和形态三个要素。张颖洁认识到经济发展威胁和破坏文化遗产、人与遗产的精神纽带削弱、乡村或城市的文化流逝等问题依旧存在,希望自己研究的问题能够真正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做出贡献。丁真珍关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与人的关系,在博物馆学的场馆中认识并再现古代的人,在人类学的田野中观察并对话当代的人,在教育学讲堂中培养并发展面向未来的人。




披星戴月走过的路

终将会繁花满地

愿沿途热爱点缀斑斓星光

祝福她们在一往无前的旅途中

携手并肩、温暖同行

追风赶月、努力拼搏

去拥抱更美的风景

和更好的自己相遇吧



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字记者:何可奕)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本人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方能
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1.“镀完金就走?”不!他一扎就是十年……2.转发这株小可爱!今年夏天,好运“莲莲”3.勇敢解开自己人生的锁!《八角笼中》主创团队进浙大4.暖暖“医”靠,背后有他!5.毕业揭晓,“竺奖”得主最爱看什么书!6.让可再生能源更清洁更高效,浙大成果登上《自然》!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青年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